首先,是要确定是否已经过了诉讼时效。
法律为了敦促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设立了诉讼时效制度。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间借贷的案件,诉讼时效为 3 年。这里的 3 年,是自约定的借款期限到了以后,最后一次催告还钱之日起 3 年内要起诉至法院,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将会丧失胜诉权。即便对方确实欠钱,但因诉讼时效已过,对方获得了法律赋予的抗辩权,也即拒绝履行的权利。
因此若未过诉讼时效,正常起诉就行;若过了诉讼时效,则不能盲目起诉,应当想办法争取再让对方重新出具欠条、还款承诺等书面凭证,重新协商一个还款期限,这样就产生了新的诉讼时效,到期不还就可以起诉了。
其次,要确定管辖法院。
民间借贷案件,可以在被告住所地管辖,也可以在原告住所地管辖。因此可以挑选更适合的法院进行诉讼。
一般考虑的因素有:
1、诉讼周期。例如一线城市的法院,案件多,办案周期比二线三线城市长的多;
2、尽可能方便自己,麻烦对方。双方不在同一个省的,尽可能选择自己住所地的法院。
3、后期的执行。一般来说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执行起来会更加方便。
第三,要去调取对方的身份信息。
现今很多人借钱,连对方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对方可能只是个网友。但是起诉到法院,必须要有完整的被告的身份信息,如果有对方的身份证号码,可以委托律师去派出所调取对方的户籍信息,也可以自行去法院立案庭开具协查函,到派出所调取。一般情况下,有姓名和手机号码就可以锁定被告信息。实在只有支付宝或者微信账号的,只能去法院开个协查函去支付宝公司或者腾讯公司去查了。
第四,就是整理证据。
证据是所有民事案件的灵魂,证据反应出来的就是真实的事实,因此这个环节是最最重要的。
民间借贷案件证据,核心有四:
1、证明借贷双方主体身份的证据。如果出借人、借款人能够和银行、微信支付宝转账用户名对应的上,则无需提供。但很多借贷发生,收钱方不一定是实际借款人,转账方不一定是实际出借人,有可能是近亲属、朋友代收代转的,这时需要提供证据证明真实的借款人和出借人,这一般通过欠(借)条、微信、短信聊天记录等可以佐证。
2、证明借贷关系成立的证据。该类证据一般是可以是欠(借)条、微信、短信聊天记录、录音等能够真实反映出对方找你借钱的过程。
3、证明金钱已经给付的证据。民间借贷是实践合同,光有欠(借)条、微信、短信聊天记录、录音等是不够的,除了现金给付外,都应当提供银行、微信、支付宝等转账记录证明借款已经实际发生。
3、证明利息、借款期限、担保人等其他事项的证据。该类证据可以是记载在欠(借)条上,也可以反应在微信、短信聊天记录、录音中,如有也尽可能提供。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在确定好证据后,应当列一个清单,可以简单写明哪份证据用来证明哪些内容,方便法院审理。
最后,就是整理起诉材料。
有了前面四步的铺垫,起诉状就很好写了,起诉状是列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还钱本金、利息)、事实理由(借贷的经过)、受理法院即可,一般法院官网、立案窗口会有模板。起诉状写好后,就可以将起诉状、原被告身份信息材料、证据一并提交给法院立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