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在努力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很多人都赢了官司,拿不回钱,这是大多数委托人的现状,毕竟被债务人没有财产可执行,就算法院在调查财产无果后也只能暂时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待发现被执行人的可执行财产后再恢复执行。
而事实上无财产可执行的情况分为两种:一、被执行人不想还钱;二、不执行人还不起钱。第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赖”,明明有钱却不想还钱,还使用各种手段造成无财产可执行的假象,第二种是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执行财产的情况。
【可执行财产】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执行财产的情况,除了等被执行人挣到钱以外,就算申请了执行程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而“老赖”不想还钱的情况,我们却可以通过调查其他可执行财产的方式推进执行程序的进行。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在执行程序当中“常见”的7种可执行财产。
1.房产 房子作为大家手里最值钱的财产之一,在执行程序当中必然是被重点调查的对象,法院会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调查被执行人名下的房产。然而我国目前并不是所有地区的房产信息都录入了系统当中,也就是说有些房产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是调查不到的,需要申请执行人实地进行调查;其次,在被执行人配偶名下的夫妻共同财产,其中属于被执行人的一半也属于可执行财产,但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同样调查不到。
2.车辆 车辆作为具有较高价值的财产,法院同样会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进行调查,和房产一样法院调查不到被执行人配偶名下的车辆信息。
3.存款 法院同样会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调查被执行人名下的银行存款,但不排除被执行人使用他人证件开户的情况发生,需要申请执行人自行调查。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支付早已普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越来越多人将存款放到微信、支付宝当中,而目前我国并非全部地区法院可以直接调查被执行人的微信、支付宝余额,部分地区需要当事人自行委托律师开具调令到其公司进行查询。
4.工资 工资也是常见的可执行财产之一,但由于其数额较小、还款周期较长的缺点,并不受多数申请执行人的重视。一般法院会通过被执行人的档案信息、社保(公积金)缴纳情况来调查被执行人的收入情况,但并不排除被执行人未缴纳社保(公积金),或是档案丢失等情况,这种情况就需要申请执行人自行调查。
5.股票、基金 作为目前较为常见的两种理财方式,玩股票、基金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多,而股票、基金账户当中的余额以及已经购买的股票、基金同样可以作为可执行财产被强制执行,需要注意的是被执行人使用他人证件开户的情况。
6.虚拟财产 像手机靓号等有一定价值的虚拟财产,同样属于可执行财产,目前我国司法拍卖平台当中手机靓号的拍卖不乏价值上万甚至上十万的情况。
7.其他有价值的财产 前段时间“一张青眼白龙被拍卖8700万天价”的报道,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司法拍卖有了一些了解,除了“青眼白龙”卡片外,此次拍卖还有限量游戏手柄、计算机主机等等,其实不论是一张被赋予了价值的卡片,还是其他财产只要其有价值就可以被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