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之间,谈钱真的伤感情,不借伤感情,借了还钱伤感情,与其这样,不如不借,也就不会伤得那么深,那么彻底。
我非冷血之人,相反,我是一个很看重亲情的人,以上肺腑之言,是我三段借钱出去的经历的收获。
第二段:内弟借了多少钱,我都不记得了
结婚前,我缺钱的时候我想到的是父母或朋友,结婚后我才知道,如果有个姐夫,缺钱的时候,最容易给自己钱的人,是姐夫。
从结婚第一年起,内弟(小舅子)隔三差五的借点小钱,车贷还不上了周转一下。有时候有还,确实只是周转一下,可最后一算,周转来周转去,大部分是没有还的。
但得到了一句话:“等我哪天发迹了,连本带利一起还。”
孩子都上小学了,不说利了,连本都没有还。即便内弟有钱,即使他知道我要花钱,我也在别处想办法筹钱,他的钱只有他女朋友花得到。
最多,尽量不再开口周转,也算是减轻我的负担了。
姐夫借给内弟的钱,那能叫借吗?只能叫给。
有感而发:
今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我的日子变得些艰难,突然才意识到钱很重要,而我又很缺钱。
老家的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了,更揪心的是:前段时间受天气影响,地里种下去的种子,几乎没有发芽,父母因此很焦虑。
我不是希望年迈的父母通过在农田劳作收获多少物质,倘若他们能不为我操心,地里一年没有收成在也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我是内疚的。
可这一切困境只有自己知道,我在那些欠着我钱的人眼里,依旧过得很好。我不后悔我当时帮了他们,遗憾的是,帮错了人。若能有借有还,那来这些忧愁与失望。